牛临床上出现反刍减少症状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三种:
一、牛前胃弛缓
本病是前胃的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,使饲料在前胃中滞留、排出时间延迟所引起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。饲料在胃中腐败发酵、产生有毒物质,破坏瘤胃内的微生物活动,并伴有全身机能紊乱。
前胃迟缓的表征分3种类型简介如下:
1.急性型
由于牛受到恶劣环境因素刺激,使牛陷于急剧的应急状态,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,反刍减少和瘤胃蠕动减弱等。
2.慢性型
该型是**常见的病型,病程经过缓慢而且顽固,病情时好时坏。病牛表现倦怠,皮毛不整,被毛粗刚,营养不良、消瘦,眼球凹陷;产奶量下降,呻吟、磨牙。食欲不振,有时出现异食癣。反刍减退,频频发出恶臭的暖气。瘤胃蠕动减弱,胃内积食,有轻度膨胀。腐败干硬、便秘,恶臭、成暗褐色块状。
3.瓣胃便秘型
急性便秘,触诊(右侧7-9肋间)对抵抗感增大,有压痛,叩诊时为浊音。脉搏、呼吸加快,垂头、呻吟、不安、不愿活动,尤其是不能卧下。慢性复忿,食欲废绝或偏食(厌恶精料,喜食千草),产奶量下降,呼吸次数增多(60~80次/分钟),体温辂度上升(39.5 ℃)瘤胃蠕动衰退,便秘。
二、牛瓣胃阻塞
本病是前胃疾病的一种,也叫瓣胃积食,是瓣胃运动机能减弱,食糜向皱胃排空困难甚至停滞的疾病。
病初食欲不振,反刍减少,空嚼磨牙,鼻镜干燥,口腔潮红,眼结膜充血。病重时,饮食废绝,鼻镜龟裂,结膜发绀,眼窝凹陷,呻吟,四肢乏力,全身肌肉震颤,卧地不起,排粪减少且呈胶冻状,恶臭,后变为顽固性便秘,粪干呈球状或扁硬块状,分层且外附白色黏液。嗳气减少,瘤胃蠕动音减弱,瘤胃内容物柔软,瓣胃蠕动减弱或消失。瓣胃触诊,病牛疼痛不安,抗拒触压。进行瓣胃穿刺,可感到瓣胃内容物硬固,不会流出瓣胃内液体。
三、牛瘤胃膨胀
牛瘤胃膨胀又称气涨,是当前牛病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,对养牛业的危害非常大,稍不注意,就会造成严重后果。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牛食入大量发酵饲料如白薯、甜菜等。创伤性网胃炎、食道梗阻也可引发本病。
病初牛表现不安,无食欲;腹围增大,腹痛;触诊左肌窝部紧张而有弹性,叩诊呈鼓音。
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,不代表我们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antangwang.cn/i-niu-996.html